-
学规定 强素质 促发展——贵宾集团员工认
为进一步深化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集团管理水平。2014年1月27日晚六点,人力资源部经理组织并主持了集团员工的学习活动。在柴经理的主持下,大家认真学习了《贵宾集团纪律处罚条例》、《贵宾集团员工工资及奖励制度》两项公司基本制度,让员工进一步熟悉、理解制度,并收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及完善修订做好基础工作。 -
2013年度工作总结及员工表彰大会
2014年01月22日5时,贵宾集团2013年度总结及员工表彰大会在密山皇家大酒店多功能大厅隆重召开,集团领导、各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及员工共112人出席。集团董事长李福春先生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本次大会是集团对2013年工作的一次总结,并对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成绩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公司为表扬先进、彰显荣誉,董事长给******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并提升一级工资以示鼓励。在大会上董事长对2013年度集团的工作和成绩进行 -
房产中介2013年是丰收年
导读:虽然链家地产否认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工作的员工徐文博2013年获得150万元佣金,且仅在公司排名第七。但是作为短期内能挣大钱的行业,房产中介在去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按数据推算仅二手房佣金就超过90亿,在3月份,房产中介的业务员甚至“一个月挣了半年的钱”。 日前,有报道称在“宇宙中心”五道口一家链家门店工作的资深房产中介徐文博,2013年获得150万元佣金,但这一佣金水平仅在公司排名第七。不少网友感叹,难怪房价降不下来,原来都被中介挣走了。 中介年佣金150万元并非不可实现 对于徐文博的佣金水平,北京青年报记者向链家地产进行了求证。链家表示,徐文博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佣金也没有拿到150万元,网络上流传的数字并不准确。虽然房产经纪公司内部有佣金排名,但这一体系并不对外公布。 房产销售本来就是一个收入跨度很大的行业。如果按照经纪行业佣金来推算,150万元的佣金,可能对应着约2.5亿元的成交量,如果每套房产折合400万元,大约是60套房产,也就是要平均每月销售成功5套。对于有较高客源储备的销售,这一水平并非不可实现。但对于普通销售,平均一个月1至2套销售成交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 做房产中介到底能挣多少钱?一般而言,从业经验在3年左右的,月收入大概在7000元至10000元左右。据记者了解,房产中介公司一般采用低底薪、高提成来吸引业务员。“在我们店(大望路店),每个月都有人挣三四万元。”在北京工作5年的房产中介张诚告诉北青报记者。 当然,新人或者拓展不力的地产中介,在北京生存也不易。“一般新人一个月2000元工资,正规一点的公司还给上社保,大多没有公积金。而小公司基本连社保也不上。”张诚说,很多新入行的业务员,一没有客户,二没有房源,只能拿着公司买的客户名单玩命打电话。“运气好的头一个月就能开单,有些腼腆的,两个礼拜的培训压力下就崩溃了,自己哭着走了。” 卖一套400万的房子能提2万多元佣金 房产中介工作压力大,但收入弹性也很大,这也是现在为数不多对学历要求不高、入行没什么门槛的行业,并且有可能短期内挣大钱。因为这一行业实行高额阶梯提成。 以大望路一家中介公司的提成规则为例,提成按照佣金分成至少8个档,大致在8%至32%之间。比如佣金在8000元以下,则只能按照8%来提取。如果一个中介这个月只是租出去一套6000元/月的房子,按照通常中介费为一个月租金来算,个人只能提取480元。 但如果他很幸运卖了一套200万元的房子,按照目前2.7%左右的佣金来算,中介公司可以收入5.4万元左右,那这个中介就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级逐级提取,业务员总计能够提取9700元左右。 如果业务员能够卖掉一套400万元的房子,则个人就能够提取约2.2万元的佣金。“有些小一点的公司,规定了10万元以上档的提成比例为50%,换句话说,超过10万元,每增加1万元,业务员就能够拿走5000元。” 这几年北京房价大涨,买房需求旺盛,网上经常有“中介月入两万,轻松超过CBD小白领”的帖子,但千万不要认为中介这活儿好干。月收入2万元到底是什么概念?就是要完成10万元的佣金规模。如果是租房的话,就是出租15套租金在7000元/月的房子,平均两天就得完成一个成交。 去年3月一个月挣了半年的钱 “去年业务好的时候是3月份,这一个月买房人、卖房人都很有诚意,基本上要哪天看房都能约得上。无论是公司还是业务员,大都是原先任务量的300%。”这个月突然二手房买卖业务量暴增,主要是因为北京调整调控和限购政策,大批卖房人担心征收20%所得税会导致房价下跌,着急出手。而买房人也担心购房资格调整,未来买不了房。 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赶在3月31日前签约,买房人、卖房人主动去中介洽谈,中介公司、房屋产权登记中心连续加班,上演了一出二手房成交狂潮。根据当时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数据,3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总面积达到415.03万平方米。 该数据远远超出了2013年1月、2月二手住宅成交的总和,大致相当于2012年二手房火的12月成交量的两倍。据称,链家在北京光二手房买卖佣金就收了接近7个亿。“那一个月,公司天天夜里灯火通明,签约室都不够用。” 随着政策落地,4月份二手房成交骤然下滑,买卖双方如同说好了一样,都消失了。4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套数合计仅5212套,这一成交量是近15个月来偏低的,相比3月份下降了88.1%。 “我有一个感觉,3月份是客户追着我们挣钱,为了配合我们的时间,客户都是请假完成签约。但是4月就不一样了,卖房的不着急卖,买房的也不着急买。不过也无所谓了,3月份一个月挣了半年的钱,加上政策不好,许多中介公司都给员工放假休养。”张诚告诉记者,3月份的时候,他成交了6套房,总计成交1500多万元,自己挣了17万多。 卖房、租写字楼***挣钱 在房产中介,租房业务虽然看着热闹,但业务员佣金收入非常有限。接到一个租房需求,一般至少要带看5套左右的房子,工作量不小,但挣的钱不多。不过,中介公司却能够从租房业务中挣不少钱,这是因为行业中有一个违约率问题,大多数租客都不会如期结束合同,多缴的租金、押金大多都归了中介公司。 在这个行业里面挣大钱的是手中积累大量客户委托的中介,这些客户经理一般有5到10年从业经历,很多业主买完新房之后就认识了他们,他们直接将房子委托给老牌业务员,后来的中介很难插手。“如果手中有30至50个忠实客户,基本上个人就可以开中介公司了。” 而且这些早期买好小区大房子的人大多实力雄厚,很多后来都把炒房当作主要投资渠道,不停买卖。“曾经有一个客户在三年之内通过同一个业务员,买卖了7个商铺。”此外,业务中主做写字楼租赁业务的中介也比较挣钱。 “以东三环附近的万达广场为例,可以注册的能够租到5.5元/平方米·天,而类似梅地亚中心、蓝堡中心这种普通写字楼,也能租到7块钱左右。一般公司租赁面积都不会太小,都在200平方米以上,这样一个月成交一笔佣金收入就是4万元左右。如果遇上一些中型公司,面积需求更大,收入也更可观。”整体而言,主做写字楼租赁的员工,一个月薪酬2万元左右难度不大。但写字楼租赁对中介个人素质要求也相应更高一些。 挣大钱得靠大客户 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统计,2013年二手房全年总成交量为162746套,环比2012年的14.35万套上涨13.4%。这也是近3年的高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3年北京二手住宅交易均价为28800元/平方米。如果平均房屋面积为80平方米的话,这一年北京二手房佣金超过90亿。整体而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行业虽好,但个人却也辛苦。“中介无非就是两头撮合,一头找房源,一头找客户。有空就打电话,每天上百个,直到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遍,然后再从头开始打。为了能遇上客户,积累客户信息,得拎着宣传牌去路口、小区门外和业主搭讪,夏天晒得一层层脱皮,冬天的时候全冻透了。有时候,不同公司为了争个好一点的位置,还容易起冲突。” 虽然中介收入弹性大,但不少房产中介感觉自己职业发展空间不大。“一般人做好了当个经理,还得担很多的销售任务。回去也不太好意思和亲戚介绍自己的工作,总觉得别人眼光怪异。”而对于房产中介而言,一旦从事了这个行业,想要转行很不容易。“企业里要求的那些办公技能基本不会,收入高的工作自己做不了,收入低的不想干。总之这个行业是起点低,竞争激烈,但要挣大钱都得靠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就是大客户。” -
北京公布2014年供地计划 “民生住房“
记者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获悉:2014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同时进一步优化供应结构,拟安排住宅用地供应总量中的40%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60%用于商品房建设,商品房用地中将有50%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房。这意味着,今年的北京住宅用地供应中,将有70%用于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民生住房 -
中国土地财政难遏制:去年总价及单价地王6
在刚过去的2013年,“拿地大跃进”不单发生在一线城市,在诸多二三线城市同样如火如荼,其中武汉、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尤为突出。 据某机构1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31304.5亿元,同比增加50%。虽然官方数据尚未出炉,但可以肯定的是,2013年各地政府依靠卖地恐怕又一次赚得盆满钵满。 “2013年土地出让收入有望再创新高。如按40%以上的增速,将达到3.78万亿元。”据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推测,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将创下接近4万亿的新高,各地“土地财政”依然涨势凶猛。 卖地,卖地 地方政府2013年地王大战席卷全国,总价、单价均不断被刷新。 “二三线城市总价以及单价地块的纪录,被不断刷新。”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卖地、卖地,各地乐此不疲。 9月,融创以7.3万元/平米竞得北京农展馆北路8号0304-622地块,创下全国单价地王;新鸿基以217.7亿元,夺得上海“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总价地王。此外,融创还在天津拿下总价以及单价地王,万科在重庆、东莞、广州等城市拿下多个地王,北京金隅在南京、杭州等摘得地王。 言及地王******开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建议,地方政府把土地的供应跟住房的供应计划挂钩,把稳定房价的目标跟地价衔接起来,否则“天价地王”禁而不止。 面对疯涨的地价,国土部2013年9月25日召开了一个城市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座谈会,要求“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随后,广东省亦强调,要确保未来半年不再出现“地王”。 但官方的喊话却犹如耳边风呼啸而过。 就在国土部喊话防“地王”的第二天,南京以46.37亿挂牌江心洲、城北两宗地块;10月23日,珠海横琴亦挂出“双料地王”。 不仅如此,距国土部“地王禁令”仅两个月的时间,全国重点45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出现2013年总价或单价地王,8个城市刷新当地的地王纪录。 11月21日,北京、珠海年内的总价地王同时诞生。在一周内,仅北京、珠海、南京这三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就超过290亿元,数字惊人。 对此,谢逸枫表示,2013年楼市处于巅峰状态,土地市场火热程度超过2009年,堪称史上***火爆的“地王年”。“不仅是地王数量达到历年土地出让史上之***,而且地价上涨之快打破市场想象力。”谢逸枫说。据其分析,产生“地王年”的原因很多,包括房企看好后期房价上涨预期,也包括信贷政策宽松,还有地方政府哄抬地价,饥饿式营销手法制造供地紧张等。 据本报记者了解,多数房企转向三四线城市抢地,有专家预计今年土地的盛宴还将继续。 缺钱,缺钱 疯狂卖地的背后,是各地财政缺钱。 事实上,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名副其实演变成各地的第二财政。一般来说,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中占了较大比例,一些城市甚至会超过50%。 据财政部数据,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为61077.33亿元。2013年1-11月累计地方财政收入62567亿元,同比增长13.1%。据此推算,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6.9万亿元,其中土地收入占比在50%左右。 但这还不是******的。 数据显示,2004年-2012年的9年间,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本级)的比例多数在四成到七成之间,******的是2008的36.21%,******的是2010年的71.68%。从1999年统计至2013年,15年来的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将达到19万亿元左右。 2008年-2012年5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总收入超过11万亿元。这五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纯收入约4.1万亿元。土地出让纯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除了2012年为9.49%外,其他年份都超过了两位数,******的2010年超过了38%。 不过,自2010年以来,土地出让纯收入连续两年下降。直到2013年,土地市场再次成交火热。这一次,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得发烫”,但四线城市有些不温不火。“土地高溢价趋势已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市场蔓延。”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 独立地产评论员顾海波认为,土地财政一直被认为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帮凶,各地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似乎都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地方政府性债务从严管理影响下,这种依赖显得触目惊心。 “各地产业过剩,地方政府缺少收入来源,卖地钱来得快。”2日,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对本报记者说。陈俊***近格外忙碌,奔走在三四线城市间寻求新的商机。据他介绍,他刚带领一帮浙商考察了河北正定县的一个物流园,那里的商业氛围不错,地价便宜,浙商兴趣正浓。“城镇化、商业化、工业化是各地的发展目标,各地愿意‘以地招商’求发展。”陈俊说。因此,三四线城市将是商业地产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也有例外。据悉,以鄂尔多斯、神木为代表的部分四线城市,至今仍未走出上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冰谷”。不仅如此,各地的“空城”名单还在不断加长,新加入的有博鳌湾、常州、延安新城、营口、郑州新区等。近期有媒体称,辽宁的铁岭新城入住率不及40%,或成为新“空城”。 -
国土部严查小产权房拆除一批查处一批追究一
1月3日,国土部网站的信息显示,在“小产权房”问题上,国土部执法监察局负责人表示,各地要按照要求坚决做到“三个一批”,即坚决拆除一批“小产权房”,坚决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严肃追究一批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
26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超10% 楼市调控年
北上广深同比涨幅高达20%,26个主要城市涨幅超10%,69个城市房价上涨……”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这与年初各地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相差甚远。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问责制能否“兑现”,公众颇为关注。 26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超10% 郊区本是北上广深楼盘的价格“洼地”,但2013年这些一线城市的郊区楼盘却接连出现放量成交势头,价格一路飙涨,甚至领涨整体楼市。 短短一年间,位于北京大兴的地铁4号线始发站的楼盘,平均每平方米上涨幅度超过5000元。位于南五环外的亦庄,不少楼盘价格每平方米则突破3万元。 2013年,中国楼市迎来了2009年之后的又一次“爆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已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在20%以上;厦门、南京、西安、武汉等26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10%。 国务院2013年初出台的“国五条”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要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多地城市为此提出,当地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不高于本年度城市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北京、上海等地明确表示要“基本稳定”。 然而,过去的2013年,全国许多城市房价都出现明显上涨,完成房价调控目标基本无望。 数据显示,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大多数二线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都未超10%,广州为8.1%,深圳为8.6%。这一数据远低于房价上涨幅度。 迫于房价调控目标的压力,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多个城市集体发力进行调控升级。“京七条”“沪七条”“深八条”“穗六条”等政策相继出台,武汉、南京等二线城市也纷纷出台“新政”,内容无外乎严格限制新房价格审批、提高外地居民限购年限、提高或研究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等抑制供需两端的调控方式。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综合数据来看,四个一线城市完成房价调控目标几乎不可能;房价涨幅超过10%的城市完成目标希望渺茫;还有23个涨幅在8%-10%之间的城市完成年度调控任务的难度同样非常大。” “招式”频出难控房价,“问责制”遭遇“软执行” 事实上,严控房价一直是各地贯穿全年的工作,不少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创新调控“招式”。抑制供需两端,统计数据被“压低”,短期内降了温,但未有实质性影响。 例如,北京在2013年初“国五条”落地细则中明确要求“新项目价格不高于周边,老项目价格不高于前期”,临近年底又要求每平方米单价超过4万元的新盘不予发放预售证。一些地方甚至在调控细则中明确表示“加大中低价中小户型产品审批”。上海、广州等地大量推出郊区盘以平抑房价。 业内人士表示,调控难以触及地方政府的根本利益——土地财政,也就难以控制住房价。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主要的40个城市,土地成交额高达14707亿元,同比2012年上涨45%。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创造年度土地成交新记录。 “一面是政府高喊‘严控房价’,另一面却是‘放任’土地市场成交火爆,暴露的恰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于依赖。”张大伟表示,房价与地价总是相互影响。在楼市火爆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愿意多卖地,而缺乏控制房价的动力。目前看来,房价控制目标集体不达标将成必然。 “房价调控目标难以实现,严厉问责不能落空。”李国政表示,问责制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势必将削弱调控政策的影响力。购房者不仅对“屡调屡涨”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失去信心,甚至也会质疑楼市长效调控机制。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的地位,也决定了问责制落实的难度,“如何问责,谁来问责,对谁问责”等都会遭遇“软执行”。 经济学者马光远[微博]表示,房价调控目标是政府对于百姓的“承诺”,没有完成目标而“爽约”,蒙混过关只会丧失公信力。 “定目标”应注重科学性,调控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事实上,除了房价调控年度目标“落空”,个税调控也被“悬空”,除北京外,多城市在执行中未公布房屋交易20%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施细则,政策变成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而在历次调控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冲抵调控效果。购房者为了突破家庭限购数量,“假离婚”之类的招数“应运而生”;开发商为了逃避限价,毛坯合同变相涨价的行为屡禁不止。***后的结果是房价统计数据下降了,开发商钱也没少赚,但房价上涨的顽疾却难以******。 岁末年初,开发商推盘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二手房市场的新增房源量和客源量也有所下降。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各地年底调控“升级”大多从抑制需求角度出发,虽然可以拉低统计数字,但毕竟“治标不治本”。当前市场趋冷出现观望情绪,未来在刚需自住为市场主体的城市,需求仍将会得到持续释放。 高地价、高利润导致高房价的利益链难以拆除,地方政府放任土地财政依赖就无法改观。专家提出,要扭转这一局面,应贯彻好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着眼未来,调控方式上会有所变化,以目标控制为手段的调控方式将会逐步淡化。2014年,应加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房产税扩容等,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台令人期待。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将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下一步既要增加供给,又要释放存量。“楼市调控的任务和责任应下沉给地方,对个别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适时约谈,共同寻找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